(期货直播室)碳酸锂逆势暴涨4%领跑市场,现货价格突破94000元大关
2025-11-18“疯了,真的疯了!”这两天,但凡关注新能源产业链的人,嘴里恐怕都离不开这句话。就在市场普遍认为碳酸锂价格将进入漫长震荡下行通道的时候,它却以一匹“黑马”的姿态,杀了一个漂亮的回马枪——逆势暴涨超4%,现货价格一举突破94000元/吨大关!
这个数字,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,在整个新能源圈激起了千层浪。朋友圈刷屏,行业群炸锅,有人欢呼雀跃,有人捶胸顿足,更多人则是一头雾水:说好的产能过剩呢?说好的价格低迷呢?这突如其来的“王者归来”,到底是怎么回事?
今天,咱们就泡上一杯茶,坐下来好好聊聊这件事。这不仅仅是数字的跳动,更是关乎新能源汽车成本、电池厂利润、甚至我们未来买车价格的风向标事件。
一、 回顾:从“跌跌不休”到“旱地拔葱”,市场发生了什么?
要理解这次暴涨的意义,我们得先看看它从何而来。
过去一年多,碳酸锂的经历堪称一部“血泪史”。从近60万元/吨的历史高点一路俯冲,跌破20万、15万、10万……市场情绪从狂热转为悲观,再到麻木。“锂矿过剩”成了主流论调,不少上游矿企和锂盐厂都感受到了刺骨的寒意。
然而,市场永远在变化。就在这一片看空声中,一些微妙的变化开始悄然累积:
期货市场的先行指标: 早在现货价格暴涨之前,碳酸锂期货市场就已经出现了多次触底反弹的迹象。部分敏锐的资金开始“抄底”,多空博弈异常激烈,这为本次现货大涨埋下了伏笔。
现货市场的“货紧”信号: 市场上流通的“好货”、“工碳”开始变得紧俏。贸易商捂盘惜售的情绪升温,下游企业询价采购的积极性有所提高。
终于,在多种因素的合力下,压抑已久的能量一次性爆发,成就了这次逆势暴涨4%,站上94000元的行情。
二、 深度剖析:谁在背后推波助澜?四大核心驱动力浮出水面
这次上涨,绝非无根之木。经过与几位行业内的老师傅交流,我们梳理出了以下几大核心驱动力:
1. 供给端:“挺价”意愿强烈,减产检修是真是假?
上游联合“挺价”: 价格长期低位运行,已经触及了许多高成本矿企的成本线。为了生存,部分锂盐厂开始主动减产、安排设备检修。这直接导致了市场预期供应将收紧,“物以稀为贵”的法则再次生效。
进口锂辉石价格倒挂: 从海外进口的锂辉石精矿价格依然高企,导致国内加工厂“面粉贵过面包”,生产即亏损。这迫使它们要么降低开工率,要么就只能抬高“面包”(碳酸锂)的售价。
2. 需求端:下游“备货潮”悄然启动,真实需求回暖?
“金九银十”的预期: 作为传统消费旺季,新能源汽车和储能市场对“金九银十”抱有强烈期待。下游的正极材料厂和电池厂,库存已经消耗到了一定低位,是时候开始为下半年的生产旺季进行战略性备货了。
排产数据回升: 从最新的行业数据看,头部电池企业和正极材料厂的排产计划确实有所回升。真金白银的订单,是支撑价格最坚实的基石。
3. 政策与消息面:利好频出,点燃市场情绪
国家大力推动“以旧换新”等消费政策: 国家对汽车消费,特别是新能源汽车的扶持力度不减。“以旧换新”等政策有望刺激一波购车需求,这无疑给产业链上游打了一剂强心针。
储能市场的爆发: 储能领域是碳酸锂需求的另一个“吞金兽”。随着风光大基地的推进和电网侧储能的需求增长,对锂电池的需求持续旺盛,成为拉动碳酸锂需求的重要一极。
4. 资本与情绪:期货带动现货,空头被迫“平仓”
在金融市场,情绪的力量有时比基本面更猛烈。碳酸锂期货的持续走强,吸引了大量关注。空头(看跌的一方)在价格上涨时面临巨大压力,不得不买入平仓,这反过来又进一步推高了价格,形成了一种“逼空”行情,情绪和资金形成了共振。
三、 未来展望:94000元是新的起点还是阶段性高点?
这是所有人最关心的问题。价格的未来走向,取决于以上几股力量的持续性和博弈。
乐观派认为: 拐点已至!随着需求旺季的正式到来,以及上游供给的实质性收缩,碳酸锂价格已经走出底部区间,未来可能震荡上行,向10万、12万甚至更高迈进。
谨慎派认为: 昙花一现!本次上涨更多是情绪和资本驱动,全球范围内的锂资源供给过剩的基本面并未根本性改变。一旦备货潮结束或新增产能释放,价格仍将面临回调压力。
我们的判断是: 短期来看,市场情绪已被点燃,价格易涨难跌,不排除继续上探的可能。但中长期看,碳酸锂价格很难再回到过去那种“疯涨”的时代,更可能在一个相对合理的区间(例如8-15万元/吨)内进行宽幅震荡。这对于整个新能源产业的健康发展,或许是一件好事。
四、 产业链影响几何?对我们普通人有什么关联?
1. 对新能源汽车消费者:
如果碳酸锂价格持续高位,那么一直期待的“10万元以下精品电动车”可能会推迟到来,或者车企会通过减配来维持价格。下半年想买车的朋友,可以密切关注,或许现在是的一个不错的时间窗口。
2. 对行业从业者:
上游锂矿/锂盐厂: 终于可以松一口气,业绩有望改善。
中游电池/材料厂: 成本压力骤增,利润空间受到挤压。如何向下游传导成本,将成为它们面临的新挑战。
下游车企: 降价促销的空间被压缩,竞争将更加白热化。
结语:
碳酸锂的这次逆袭,像极了新能源行业的一个缩影:在绝望中诞生希望,在分歧中走出方向。 它告诉我们,没有任何一个市场会单边上涨或下跌,周期的力量永远存在。
对于投资者而言,需要的是更深的洞察和更强的耐心;对于行业而言,需要的是在价格波动中锤炼内功,实现技术降本。
94000元,只是一个新的坐标。未来的路怎么走,让我们拭目以待。但可以肯定的是,围绕“白色石油”的故事,还远未结束。


